内容摘要: 国家能源局负责人指出,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,水电对我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、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将愈加显现。罗锦华表示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,水电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加大,水电节能减排的效益将更加明显。
图为贵州洪家渡水电站。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
图为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现场。2009年全部投产的乌江构皮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00万千瓦,设计年发电能力96.67亿千瓦时。 (资料供图)
有关专家认为,为实现我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至45%的目标,同时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,需要持续大力开发水电资源,水电应成为实现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,将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重要贡献。
优化我国能源结构
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,水电对我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、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将愈加显现。只有下决心有序开发利用水电,才能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。
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%左右。自此,积极、优先发展水电,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――
2011年1月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》公布。这个以“水利”为关注重点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“积极发展水电,加强水能资源管理,规范开发许可,强化水电安全监管。大力发展农村水电。”
而在此前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也提出,要“加快新能源开发,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”。
国家能源局负责人指出,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,水电对我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、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将愈加显现。只有下决心有序开发利用水电,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,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承诺,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09年底,我国火电、水电、核电、风电所占比重分别为75%、22%、1%、2%。其中水电所占比例偏低,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。
华电集团规划发展部副主任、高级工程师罗锦华介绍,由于水电对减排温室气体,改善能源结构,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许多国家都把开发水电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。
据了解,目前全球有55个国家50%以上的电力由水电提供,其中24个国家这一比重超过90%。美国、日本、英国等国家水电开发程度都超过80%。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开发水能资源,如巴西水电开发在电力建设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%以上。
目前,华电集团以水电装机容量1538万千瓦位居五大发电集团前列。自2003年成立至今,华电集团水电累计发电量达到1508亿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了5300万吨标准煤,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.2亿吨。
罗锦华表示,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,水电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加大,水电节能减排的效益将更加明显。
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院长周建中表示,目前,我国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亿千瓦,要在10年内达到3.8亿千瓦,考虑到水电站建设周期一般在4年至5年,上述水电装机目标必须在“十二五”期间顺利获批并开始投建,才能够保证到2020年这些水电项目能够贡献发电量,为“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%左右”的目标做出贡献。
做到保护与开发结合
对水力资源的利用,要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,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,最终形成水电开发有序、经济社会发展、生态环境良好、民生质量提升的多赢局面。
在水电开发的过程中,关于开发水电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南地区开发水电,是否将会给当地生态、地质和民生带来不利影响的争论就一直存在。对此,罗锦华表示:“对水力资源的利用,要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,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,最终形成水电开发有序、经济社会发展、生态环境良好、民生质量提升的多赢局面。”
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一批水电工程,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、降低航运能源、发挥调水节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。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在“今日水电论坛”上着重说明了开发小水电的正面效益。
他说,通过开发小水电,全国二分之一的地域、三分之一的县市、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,农村水电地区的户通电率从1980年的不足40%提高到2008年的99.6%。我国小水电发展在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、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,是可以实现双赢的。我国的三峡工程、二滩水电站、新安江水电站等众多已建成的水电站,对生态环境有益之处日益呈现。诸多水电开发的事实证明,水电建设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能够实现的。
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主任工程师魏小婉认为,我国水电开发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技术水平,能够找到开发与环境、地质保护之间的利益契合点。
据华电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其下属企业贵州黔源电力公司增加投资近7000万元,对光照发电厂发电机组进水口进行创新,采取六孔叠梁门分层取水,全年平均下泄水温提高到14.6摄氏度,有效减缓了对下游生态的不利影响。此外,华电集团还投资2亿元在多地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,重点繁殖放流岩原鲤、白甲鱼、中华倒刺鲃等珍稀鱼类,以确保鱼类资源不降反升。
近年来,我国在水电移民政策方面也积极探索,移民方针由过去的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调整,不仅是对移民进行资金上的赔偿,更重要的是通过后期扶持政策,使移民的长期生产和生活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,实现移民“移得出、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的目标。
具有很大发展空间
虽然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,但开发总量仅占技术开发总量的35%左右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%到70%的水平。特别是我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西南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我国河流众多,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。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、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6.944亿千瓦、5.416亿千瓦和4.0179亿千瓦,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,也是目前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第一大清洁可再生能源。
“虽然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,但开发总量仅占技术开发总量的35%左右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%到70%的水平。特别是我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西南部地区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”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协会理事长周大兵说。
为此,相关部门也相应加快了水电开发的步伐。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“十二五”期间能源发展思路,将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,加大重点流域开发力度。
该思路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在水能资源丰富、建设条件较好、开发程度偏低、环保论证充分的金沙江下游、雅砻江、大渡河、澜沧江中下游、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,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站或推进前期工作,早日建成向家坝、溪洛渡等大型水电站。全年水电新开工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。
水电开发的巨大潜力空间,吸引了不少电力企业的投资。据介绍,国电集团公司将以大渡河流域开发为重点,推进水电发展从工程建设向投资开发转变,从一条流域为主向全国大小流域辐射,实现2015年装机2000万千瓦、2020年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;华电集团公司将加快云、贵、川地区3个装机千万千瓦大型水电基地建设,力争到2015年水电装机超过2700万千瓦,2020年水电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。
技术成熟为水电开发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我国水电设计、施工和设备制造技术等方面均已实现长足发展,水电站水电混流式、轴流式和贯流式大机组技术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。三峡、小浪底、二滩等特大型水库大坝的建成,成为我国水电建设水平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,而以小湾300米级高坝为代表的水电站建设,则标志着我国水电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
我国水电站设计质量高、建设速度快、施工质量好。同时,成熟的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,也突出了综合效益。目前,我国已建单机容量5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32台,在建109台,在建、已建总装机容量达9075万千瓦,已建、在建数量均居世界前列。